作者:青灯野史对于康熙平定三藩是这样的形容:当时的康熙已经做好了回到老家从头开始的准备。可见这一战的艰难不易。康熙压上了满清的未来,即使重新回到东北的白山黑水,康熙也要这一战。所以,平三藩究竟是什么开始和结局?公元1673年,是大清康熙十二年。这一年,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,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,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,一同发起反清复明的战役。这场战争,维持了八年,最后以清军攻入云南,吴三桂孙子吴世璠自杀,结束。而这个过程,从大明王朝灭亡,已经埋下了伏笔。最后的大明,因为东林党党政所以朝纲败坏。对内,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开始农民起义;对外,满蒙一开始蠢蠢欲动。为了抵挡满清大军,27岁的吴三桂守住了辽西重镇,抵住了满清大军前进。吴三桂还在抵抗,大明却先一步亡国。此时的吴三桂,半路被偷家。其一,自杀殉国,名留青史。其二,投降闯王,背负骂名。其三,投靠满清,遗臭万年。其四,自立为王,但没胆子。吴三桂想活着享太平富贵,所以打开山海关,八旗入关,吴三桂投靠了满清。其实吴三桂还算是坚挺,因为在吴三桂投靠之前,耿精忠的爷爷耿忠明投降,被封为怀顺王。尚之信的爹尚可喜投降,被封为智顺王。而吴三桂投降后,被封为平西王。这是三藩的雏形。作为最熟悉内地的三藩,他们带领着满清大军,几乎从无败绩。二十年,南明被消灭,满清走上历史舞台,三藩功不可没。但是满清的兵力都驻扎在北方,保卫着京师周围,所以对于南方是鞭长莫及。而三藩则被派去了南方,吴三桂驻扎云南,兼管贵州,为平西王。尚可喜驻扎广东,为平南王。此时耿忠明已死,孙子耿精忠驻扎福建,为靖南王。要知道此时的满清,只有他们是异姓王,和清朝皇室比肩。远在云南的吴三桂自比沐英,想要子孙后代世袭爵位,做云南王。在顺治初期,三藩合兵有二十万。而朝廷内一直发展,暂时关不上管他们。等顺治坐稳了皇位,开始有反击之力的时候,吴三桂已经不安分,甚至和台湾的郑成功有来往。此时的天下,已经南北两制,而且三藩索要粮饷数目巨大。吴三桂私自铸钱,垄断盐铁,操练兵马。耿精忠掌控农商,大肆敛财。尚可喜走私货物,在年老后,将权利交给儿子尚之信。尚之信横征暴敛,狂傲无知。他们三人加上台湾的郑成功,连成一片。康熙继位后,下令削藩,吴三桂宣布反清,拉开了三藩之乱的序幕。吴三桂起兵,响应的只有耿精忠,而垂垂老矣的尚可喜坚持效忠大清,甚至以自己十万兵力牵制吴三桂。甚至尚可喜做好了随时去死的准备,吴三桂还没有攻破广州,尚之信坐不住了,夺权尚可喜,响应吴三桂。被夺权后尚可喜,不过半年之久,就73岁高龄去世。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,前两年因为满清准备不足,一直被吴三桂和耿精忠压着打。后面三藩开始内乱,不再主动进攻,甚至吴三桂想和大清和谈。这个时候,大清有所喘息,提拔岳乐等名将,先是切断吴三桂和耿精忠的联系,占据江西。然后围困吴三桂,攻打耿精忠,耿精忠被打的投降,随后尚之信也投降。最后只剩下吴三桂。吴三桂和大清打的你来我往,双方都无可奈何。还是吴三桂去世,给了大清的可乘之机,大清才反击成功。所以说,大清能赢,是因为吴三桂死的太早了,要不然还会继续耗着,难分输赢。三藩的结局:吴三桂在云南去世。耿精忠投降后,和亲信等人被凌迟处死,但是保全了家族。尚可喜被康熙追封谥号“敬”,尚之信被康熙处死,尚之信弟弟尚之孝承袭尚可喜爵位,尚之孝弟弟尚之隆娶了和顺公主,成了额驸。有人生,有人死,三藩之乱,结束!投稿邮箱:[email protected](历史文化)[email protected](小说散文)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